2)第1988章 突访易章县_许一山陈晓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和没有继续反对。当天,四笔巨款就从经作区的账户上转到四县的财政专户上。

  离大年三十还有一天的时候,许一山与邱和悄悄从桔城出发,驱车去往经作区。

  第一站,去划入经作区的原陈州所辖的易章县。

  易章县紧邻广粤省连县,两个县的地形呈现犬牙交错之势。因为是紧邻,两县的风土人情习惯差不多。易章县在陈州本身就是一个边缘县,经济极度不发达,不少山区的老百姓,还活在刀耕火种的时代里。

  易章县辖土地面积70平方公里,人口50余万。它与广粤省的连县、英山县有着长达200公里的边界线。曾有人说,易章县的人通广粤省的气,意思就是易章县与广粤省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惯都差不多。

  临近过年,春节的气氛已经很浓厚。

  一路过来,到处都能听到鞭炮声。

  邱和笑眯眯道:“许书记,我们不打招呼就过来,搞他们一个突然袭击,会不会......”

  他没往下说了,意味深长地笑容久久弥漫在脸上不散去。

  许一山道:“打了招呼再过来,就看不到我们想看的一面了。”

  “这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,真有什么的,还是要理解一下。”邱和提醒着他说道:“许书记,我听说,易章人家家户户长年在外打工,全县五十多万人口,能动的,基本都在外。留在家里的,都是老弱病残。”

  “看看再说吧。”

  车从易章县高速入口下去,一下便感觉到了更浓的年的氛围。

  路上到处都能见到来往的人与车,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一层欢乐的笑容。

  年对华夏人而言,再没有一个节日比它更重要。年是深植在每个华夏人灵魂深处的情结。年对每一个华夏人,都显得无比重要。

  它是游子归家的信号,是儿女的盼望,是父母的望眼欲穿。

  多少人不远万里在过年的时候回一次家,不为别的,就是图与亲人团聚。一顿年夜饭,能解一年的思乡愁。

  过年,也是华夏唯一一个举国休息的日子。商家大多数选择在过年的关门谢客。人们都需要这几天的日子,来理顺过去一年的得失,谋划新一年的未来。

  邱和已经订好了回京的机票,他也需要在大年三十这天赶回燕京的家里与亲人团聚。

  邱和没有想到,许一山会在过年的前一天,突然决定来经作区。

  许一山他们只来了一辆中巴车。车子夹在滚滚车流中,丝毫不引人注意。

  从高速下去,二十公里后就进入了易章县城。

  县城的人更多,车刚进城,就被堵死了。

  看着纹丝不动的车,许一山当即决定,下车步行去易章县委。

  他们一下车,还是引起了路人的注意。

  一行人气度不凡地出现在易章繁华的街头,引来无数的注目。

  街上熙熙融融,红男绿女摩肩擦踵。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。偶尔,能听到清脆的鞭炮声响起。

  易章县委书记方华,今年已经是到站的年龄。干完这一届,他就算功德圆满了。县长徐栋梁,今年刚满35岁,是中部省原组织部一位处长,三年前调到易章担任县长。

  许一山与徐栋梁有过一面之缘,但与方华毫无交集。

  不过许一山知道,方华与原中部省长龚辉的关系很好。龚辉落马后,他却毫发无损,由此可见传言并不一定真实。

  “想不到易章县的人还真多啊。”邱和感叹道:“这种山区的县城,逢年过节人就特别多。”

  许一山微微一笑道:“这才是人间烟火。我老家茅山县,过年的时候也像这里一样,平常街上看不到人,一到过年这几天啊,人都好像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。”

  邱和道:“其实,我们霞山过年的氛围,一点也不输这易章县。”

  十几分钟后,他们终于看见了易章县委大楼的楼顶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popan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